張炳良不同意房委會是吃飽的貓,動也不動。(王心義攝)

 

  「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」進入第二日聆訊,繼續由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作供。委員會主席陳慶偉向張炳良提出質疑,根據資料,1995年公屋停用鍍鋅水管是因為出現生銹水問題,反映政府在20及30年前已知道水管會釋出重金屬,追問為何一直沒有測試重金屬。他又問水務署會調控食水的酸鹼值,減少含鉛部件釋出鉛,「點解咁都唔驗重金屬?」,張炳良沉默幾秒後回答認知不足。本報港聞部報道

  張炳良以首名證人身份,接受代表房委會的大律師殷志明盤問時,強調食水安全監管不是由運輸及房屋局和房委會負責,又指驗水問題由水務署回答較好。對於殷志明以食肆比喻房委會,指食肆須檢測食材供應商的質素,正如房委會政策目的是提供優質住所,怕丟失商譽。張炳良表示認同,但稱任何機構要做到風險為本,「乜都要監管成本會好貴」,所以使用資源亦要定下優次。

  有風險才驗重金屬或病菌

  至於承建商之一瑞安承建的代表大律師林國輝指出,是否同意市民有共識,要有事發生,認為有風險,才需要檢驗參數以外的重金屬或病菌。張炳良表示,一般來說可以這樣看,並指退伍軍人菌是近年才加入參數。

  陳慶偉之後在席上提出疑問,指出房屋署於1995年禁用鍍鋅鋼管是基於出現生銹水問題,即20年至30年前一直知道食水喉管有機會釋出重金屬,「(張炳良)你作為一個普通人,會唔會奇怪點解唔測試水中重金屬?」張炳良回應指出,一直假設水務設施條例有規定部件要符合英國標準,若符合標準應該沒有問題。

  他反問張炳良,水務署在鉛水事件發生前會檢驗八個參數,當中有三個檢驗細菌的參數。若依據張的說法,水務署已將食水過濾,可以放心飲用,為何當局仍要驗菌。張炳良回應說,相信水務署的專家會比較清楚驗水的問題。之後他又追問,水務署會調控食水的酸鹼值,目的就是為有效減少水中含鉛量,為何當局從未考慮直接檢驗水中的重金屬。張炳良靜默幾秒後說:「只能講『認知不足』。」他在完成作供後並未回應記者提問。

  房委會不知世?含鉛標準

  房屋署副署長(發展及建築)馮宜萱出任第二位證人。代表房委會的大律師殷志明讀出其供詞,提到每個房委會建屋項目均涉及過千種物料,以及30個工種或分判商,房委會有地盤巡查組去檢查物料,包括碎石、混凝土及鋼筋等,都會進行檢驗。惟部分配件如紮鐵鋼絲及焊料含鉛量則不受規管。在供詞內亦提到,房委會在今年7月前,並不知道每公升食水含鉛不應超過10微克的世?標準。馮宜萱將會在聆訊第三日繼續作供。

Comments

Leave a Reply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