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n
12
山地媽:得失一時並非一世
Filed Under CH
我要說的「歧途」,不是入黑社會、食白粉,而是執迷不悟去讀自己不喜歡的學科。
當年讀會考班,理科生必修生物、化學、物理,外加兩門選修科。選修美術、經濟的話,其實跟文科差不遠。不過好勝心理作怪,我覺得要麼不讀,要讀就讀「純」理科,偏偏去向電腦科和「死亡之科」附加數挑戰。
要贏會考這場遊戲,只需一味背書和狂操 past paper,肯背肯讀不難有好成績。
讀得吃力,不過成績理想,於是繼續自欺欺人向理科高考前進,還要好勝地選許多同學都避修的物理。反而成績一般的同學,一早知難而退轉讀商科,避過了理科高考的大劫。
理科高考的課程很艱深,同代人都會同意它比會考要艱深幾倍。會考可以靠努力,高考除了苦讀,還要靠點天賦。
此時問題就湧現了,「理科尖子」是假像,事實是我沒有數學頭腦!物理讀得老鼠拉龜,連帶生物和化學成績也一落千丈。開學時人人來抄我的功課,學期末變成我去抄別人功課,甚至不交功課。
老師讚賞不再,取而代是對我皺眉歎氣。結果進入了惡性循環,成績差,於是喪氣;喪氣即是放棄,成績又更差。
雖然高考後能勉強留在「人生勝利組」升讀大學,我虛度了四年光陰才終於面對現實,明白自己不是讀醫科和工科的材料。在我腦海裡,當年學過的牛頓定律、原子結構、氮循環,就如大陸考生狠狠撕碎的教科書,無一倖存。
雙親讀書不多,自問無力給我意見,就放手給我自由。
路是對是錯,都是自己選的,跌碰在所難免,猶幸無穿無爛。
會怪責父母當初沒有為自己鋪路、沒有教導如何選擇嗎?不會,如果當初他們命令我該如何做,成敗也不由我,成不感恩,敗則埋怨一生。
現在離開校園多年,孩子都生了兩個,才從教養孩子當中重新發現自己,「理科尖子」是當初張冠李戴,愛寫字、愛動腦筋、愛發揮創意才是真我。
常常自嘲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」,小時了了養成那種自負和好勝的心態,實非好事。如何教導子女面對成敗,也是為人父母要邊走邊學的一課。
人生如賽馬,總有人一開閘就失蹄;人生又像賽車,總有人中段入錯線;人生亦如球賽,總有人全程領先,就只欠臨門一腳。
有人三歲定八十,一早立志勇往直前;有人像我,兜兜轉轉幾十年,才真正認識自己。一切種種,都是人生,不能 take two,也無法複製。
每年香港小一派位都佔據報紙頭版,記者追訪報讀名校的家長,高中者開心過結婚,落榜者哭喪了臉。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,得失一時,並非一世。教子女成王敗寇的道理之前,不如先教自己豁達做人。
全文刊於山地媽的facebook及博客,獲授權轉載。標題經TOPick 修改,原題為〈我的少年時代 誤入歧途大難不死〉
Comments
Leave a Reply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